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错误认识
时间:2020-05-12 浏览次数:5118 在羊年岁末的日子,众多制造业工厂及用能单位都开始逐步放假,劳作一年也该歇歇了。寒冬中的春节最适合总结和展望,如果春节期间再喝点酒,微醉状态下思路更加会如泉涌般出现。展望未来,是中国人的强项,但自我反省却是中国人的弱项,笔者也不例外。
反省自我,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少犯错误,就越接近成功。寒冬中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更需要我们集体自我反省,才能促进行业的大发展和变革。
笔者作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从业人员之一,试图从全方位进行自我剖析和反省,但苦于才疏学浅,文章观点可能漏洞百出,请勿见笑,仅供参考,当作一份新年礼物送给同行,祝大家2016年再创辉煌。
错误认识一:生物质能源行业是低门槛行业
“筹个20万资金、租个烂厂房、招十来个工人”,就对外宣传我们造的是生物质能源燃烧设备,拥有生物质燃烧机、生物质热水炉、生物质热风炉、生物质熔铝炉、生物质锅炉等各类产品……”
中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其实就是这样开始真正发展、普及的。
这样评说,可能有些单位不高兴,比如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但是,或许石元春教授会同意这样的观点。
从2000年至今为止,15年的中国生物质能源市场化普及,真正起到市场推广作用的,其实正是中国无数的小型作坊式生物质燃烧设备制造厂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市场是无情的,众多的小型生物质燃烧设备厂家并没能成长为中大型制造工厂,相反却是在经济寒冬中煎熬。这是为什么呢?
广东生物质能源圈是中国最活跃的,某工厂一年销售额2000万元,但是自我估算却只“赚”到10万元。更多的制造工厂,处于不亏就是赚的状态。
一切可能都是我们犯了一个错误认识,生物质能源行业是低门槛,谁都可以进入。
江苏镇江金能锅炉厂老王对笔者说过,能源行业是重资金、重资产、重技术、重人才的特种行业,不是谁都可以做的,生物质能源行业也不例外,不管是做燃烧机、锅炉、燃料还是能源管理。
仔细回想,老王的这句话,曾深深影响了我,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开个生物质设备厂,连耐火钢材、耐火材料的种类、规格、型号都没搞懂,能造出好产品吗?
开个燃料厂,连结焦的原因都没搞懂,能造出好的生物质燃料吗?
开个锅炉厂,随便找个煤锅炉图纸改一下,能造出好生物质锅炉吗?
开个新能源公司,账上连钱都没多少,能承包到大的锅炉能源管理项目吗?
凯迪发电之路,迪森供热之路,或许告诉我们的真理就是,生物质能源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成行业,是一个重资金、重资产、重技术、重人才的特种行业,门槛很高的,要想做大做强,是需要点真本事的。
错误认识二:生物质能源是绝对环保的
生物质能源在北京、广东等区域曾遭遇过政府政策“封杀”,曾引来同行愤愤不平。事实上,我们认真自我反省下,错也是错在自己。
其实,国家从来都没有出台过禁止生物质能源的政策。相反,国家却出台了大量扶持生物质能源的政策文件,但国家的扶持却是有规矩的、有条件的。
纵观市场上现有正在运行的生物质能源设备,有几台能符合国家的环保规定?
从生物质燃烧机到热水炉、热风炉、熔铝炉、蒸汽发生器等,有几台的烟尘浓度和格林曼黑度达到了文件规定?
从0.5吨的立式生物质锅炉,到10吨、20吨的生物质锅炉,有几台排放标准达到了国家要求?
生物质燃料制造工厂有几家是封闭式的?有几家工厂粉尘不超标?有几家从原材料运输、储存到中专没有造成二次污染?
所以,我们都在犯错,我们都在打着环保的旗号,干着不环保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虽然嘴巴上说我们把生物质能源当作事业。
国家事实上是清醒的,所谓的专家还是尽到了专家的义务,所以国家系列关于生物质能源行业的政策都是正确的,对社会是负责任的。
一台煤锅炉,稍加改造,用上生物质燃料,打点环保……一个生物质能源项目就建设完毕了,实现了新能源转型。
事实上,可能这台锅炉余热回收面积不够,造成排烟温度超标;可能还没装布袋除尘,烟尘浓度和格林曼黑度超标……更有甚者,白天烧生物质,晚上烧煤炭……
一个又一个污染项目就这样诞生,并被我们都美化着是新能源环保项目,并对外宣传:生物质能源是绝对环保的。